7~8月份是一年中温度最高,降雨量最大的季节,也是玉米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,常常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,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就是涝灾,造成玉米大面积水淹,玉米发生水淹后,如何补救才能使玉米快速恢复生长,将减产降低到最低水平呢?多年生产实践表明,做好以下几点最关键。
1、及时排水
玉米虽然根系发达,耐旱和耐涝能力却很差,据试验,当土壤含水量在80%以上,根系即停止生长,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90%时,就会形成明显的渍害。当玉米根部被淹3天以上,整个植株即可枯死。因此,玉米田间一旦出现大量积水,有条件的农户,要抓紧时间排水,争取在1天内将积水全部排出,防止玉米植株长时间浸泡在水中。
2、及时追肥
对于发生水淹后的玉米,土壤中的大量养分流失,此时又是玉米需肥临界期,为满足玉米生长发育,晴天后,要抓紧时间追肥,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10公斤,补充流失的养分,防止植株发生早衰。
3、扶正植株
大雨过后,对于发生严重倒伏的植株,雨后要及时扶起倒伏的玉米,并进行培土,尽量减少根系的损伤,促进气生根萌发,并注意清除叶面上泥沙,疏通排水沟,加快植株恢复生长。
4、防治病虫害
发生水淹后的玉米,由于田间湿度大,通风透光差,再加上植株抗病性降低,极易诱发多种病害,其中,发生最普遍,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就是玉米大小斑病、玉米锈病和玉米穗腐病等病害,可在病害发生初期,用40%唑醚·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+99%磷酸二氢钾150克+0.01%芸苔素内酯10毫升+尿素100克,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,就可有效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和蔓延。还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,促进根系生长,使植株快速恢复生长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